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廣東再出法律重拳。9月28日召開的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了《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大力推進水污染防治的決定(草案)》的議案(簡稱“決議草案”),將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提出實行最嚴格的量化剛性考核問責,并要求向社會公開問責結果,以推動地方和有關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確保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劣V類水、地級以上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措施一 要加快推進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臺了《廣東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簡稱《計劃》)。為了堅決完成國家水污染防治考核目標和我省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決議草案提出了一系列整治考核目標,明確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和地級以上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保持高標準穩定達標,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4.5%以上,重污染河流水質明顯好轉。
具體到消除劣V類水體這一目標,決議草案提出,建立省級層面的常態化協調機制和聯防聯治執法機制,推進茅洲河、練江、淡水河、石馬河、廣佛跨界河流、小東江和深圳河等重污染流域水環境治理,要求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城市做到同治理目標、同治理進度、同治理效果,確保珠三角地區消除劣V類水體,全省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
在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方面,決議草案要求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要全面排查建成區黑臭水體情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實施系統治理、綜合施策、全面截污,確保整治效果長久保持。
針對我省污水處理配套設施缺口較大的實際,決議草案專門提出要加快推進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實現全省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全覆蓋。一方面要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加快新建和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設施,確保全省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力爭達到90%。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整縣推進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結合農村“廁所革命”推進農村治污設施建設。
措施二 治水考核結果不合格將被問責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確保治水目標順利達成,此次決議草案對治水責任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水環境質量負責,切實加強水污染防治的組織實施,嚴格落實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在壓實責任方面,決議草案還要求制定本行政區域水污染防治責任清單和重點整治問題臺賬,把任務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和下一級人民政府。
治水成效將全面納入領導干部的考核體系中,決議草案提出,對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實行最嚴格的量化剛性考核問責,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突出環境保護實績的導向作用,對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力、實績突出的進行正向激勵;對考核結果不合格的地區和部門,約談其主要負責人,依法依紀嚴格問責。考核問責結果向社會公布。
與此同時,決議草案也加強了對河長湖長的考核問責力度,要求各級河長湖長要明晰責任水域的治理目標任務、治理進展情況和考核問責要求等,對相關部門和下一級河長湖長履職情況進行督導。對未認真履職或未如期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河長湖長,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的,依法依紀進行問責。
措施三 逐步提高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
決議草案還詳細規定治水工作各項保障措施,比如在資金保障方面,要求建立常態化、穩定的水污染防治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各級人民政府資金投入要向污染防治攻堅戰傾斜,堅持投入同攻堅任務相匹配,強化對水污染防治、重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保障。
按照決議草案的規定,全省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應當逐步提高,對列入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范圍的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省級財政應當予以重點支持,具體支持辦法由省人民政府確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健全多元環保投入機制,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特許經營等新型污水處理模式,通過財政運營補貼、信貸資金貼息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
在法制保障方面,根據決議草案的意見,我省將在水環境保護領域積極開展先行性、創新性立法。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將研究制定和及時修改《廣東省西江水系水質保護條例》《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廣東省飲用水源水質保護條例》和《廣東省東江水系水質保護條例》等一批水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有立法權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也要進行水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規范和保障水污染治理工作。
按照決議草案的安排,在污染防治攻堅戰期間,我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至少每半年聽取一次本級人民政府水污染防治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階段性進展情況的報告,以期達到實時監督,確保水污染防治工作按時保質推進。
Host List
hot news